资管网 2016-05-30 09:12:28 浏览量 : 2652
摘要:施振星,上海元葵资产管理中心董事长兼投资总监,拥有超过20年资本市场投资经验。长期参与股票、期货及股权投资,经历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全部周期,善于把握大势,擅长大类资产配置和择时。个人创建的天时投资策略,自2002年至今连续十四年稳健获取复利年化30%以上。
施振星个人介绍:上海元葵资产管理中心董事长兼投资总监,拥有超过20年资本市场投资经验。曾任知名PE投资公司基金经理,国内知名期货公司副总经理,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香港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长期参与股票、期货及股权投资,经历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全部周期,善于把握大势,擅长大类资产配置和择时。个人创建的天时投资策略,自2002年至今连续十四年稳健获取复利年化30%以上。
投资皇冠上的明珠暴风骤雨中的磐石
“如果说对冲基金是所有基金的皇冠,那么宏观对冲基金则是对冲基金这个皇冠上的一颗最耀眼的明珠”,业界对宏观对冲基金评价之高可见一斑。宏观对冲策略是对冲基金中投资范围最广阔的一类基金,也是海外对冲基金中管理规模最大的策略,极具代表性的基金诸如索罗斯的量子基金、罗伯逊的老虎基金和都铎•琼斯的都铎投资等等。宏观对冲基金的优势主要表现为:1、多策略、跨周期、全天候,优选大类资产,在熊市中依然具有极强的获利能力;2、使用多种投资工具,控制净值波动风险,实现稳健收益。根据瑞士信贷的统计,1994年至2015年期间,其对冲基金指数获取年化8.51%的收益,传统的股票多空策略为9.33%,而全球宏观策略同期为11.02%。此外,宏观策略在危机中的表现尤为显著,例如在2000年至2002年的互联网泡沫期间,依然分别取得了11.67%、18.38%及14.66%的年度收益。
在国内,宏观对冲策略同样也呈现出类似的特点。元葵资产作为宏观对冲风格的私募基金,投资范围覆盖股票、大宗商品、债券等,连续15年获得30%以上的复利收益,以其出色的风险管理能力,基金在2015年三波股灾期间,三次均成功抵御市场风险,可谓暴风骤雨中的磐石。元葵资产董事长、投资总监施振星1993年进入资本市场,拥有20余年的投资管理经验,经历了中国资本市场的全部周期,也是业内少数拥有横跨一二级市场投资经验的基金经理。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2015年6月市场经历了三次标志性的下跌行情,元葵宏观对冲基金始终展现出优秀的抗风险能力:股灾1.0期间上证指数跌幅为32.12%,元葵宏观对冲基金净值回调0.94%;股灾2.0期间,上证指数跌幅为26.70%,元葵宏观对冲基金通过配置商品期货对冲净值上升0.18%;股灾3.0期间,上证指数跌幅为20.56%,元葵宏观对冲基金受制于熔断影响净值回调2.56%;而在2014年12月至今上证指数所有跌幅超过2%交易日,元葵宏观对冲基金均战胜市场。
对于风险管理,施振星坚持“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墙可能还没倒下来,但有泥土掉下来,这便是不坚固的信号,也是元葵谨慎评估投资风险的时候。施振星表示2015年的股市风险是出乎市场参与者预料的,即使在股票市场有多年经验,去年股票市场这种情况我们还是没碰到过。元葵资产实现有效控制基金净值波动风险,一方面得益于元葵独创的风险预算管理制度(该制度入选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私募最佳实践);更重要是元葵始终坚持的长期复利投资理念。施振星认为实现财富复利增长的核心在于保持投资绩效的长期稳定,“发现一个投资机会很不容易,发现一个投资机会并经过评估后选择放弃更难,我们拒绝追求利润最大化”。正如查理芒格曾经说过,“如果既能理解复利收益的威力,又能理解复利收益的艰难,那就等于抓住了理解许多事物的精髓”。在追求复利收益的道路上,施振星已然前行了20余年,从2002年至今元葵复利系列策略连续15年复利年化收益超过30%,成为了国内资本市场少数拥有十年以上业绩记录并获得稳健收益的产品策略。从更长的历史数据来看,比如从2002年至2005年,上证指数熊市下跌超过30%,元葵宏观对冲策略获利242.65%;2008年,上证指数暴跌超过65%,元葵宏观对冲策略获利33.55%。在历史上市场风险冲击中,元葵始终展现了优秀的抗风险能力,捕捉资产下跌的投资机会,突显了宏观对冲基金的避险功能。
“股票市场的大幅震荡几年来一次,与期货市场相比差异很大。我们对泡沫会有一个衡量方式,因为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到顶,但我们可以度量它什么时候会破灭。在泡沫破灭的时候市场上会出现几类信号特征,我们则根据这些特征来进行资金管理,是可量化的衡量方式。”施振星表示资产管理需要有长期稳定和可持续进化的盈利方式,做投资的人是不敢骄傲的,现在心中有底是因为整个风控体系经过多次市场的考验,证实其严谨可靠。
资产管理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信息的处理,而不是获得
目前宏观对冲策略在国内方兴未艾,真正践行宏观对冲投资理念的私募屈指可数,其背后的原因更多的在于宏观策略实施对投资经理的要求较为严苛,不仅需要对大类资产配置和轮动有深入评估、理解,经历数个经济周期、市场牛熊转换的考验,更需要擅长使用各类投资工具。其基础工作是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施振星认为将来资产管理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不在于信息的获得,而在于信息的处理。现在人们获取信息不是缺乏,而是过剩。信息是需要一个框架才能起作用,这个框架决定了投资者能看到什么,风险和机会是如何被定义、被度量的。元葵资产已初步建立了这样一个框架,我们把它称为资产吸引力评估系统,UCAN AAI,是元葵资产自行开发数据库及自动化系统,通过对宏观数据、大类资产、行业、板块等数据量化分析,以数量化的模型来评估资产的投资吸引力,并且进一步把机会区分为因果型和概率型。
对于当前市场观点,施振星认为经济的周期性复苏已经进行了有大约半年的时间,在弱周期复苏和强周期复苏的预期格局之中蔓延,表现为商品强于周期性股票,周期性股票强于大盘,大盘强于小盘;但当前信贷快速投放、信用风险的长期积聚、供给侧改革的推进以及全球汇率并不十分稳定的格局,使得各类资产的稳定性受到了极大的扰动。就商品市场而言,一场弱复苏无法改变周期性商品本质上的熊市格局,对于经济转型和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商品所有的上涨都应视作不同层级的反弹行情来看待。股票市场当前依旧是存量博弈下的结构性反弹行情,中期的弱势格局并未发生实质性转变。在剧烈复杂波动的市场环境下宏观对冲基金是战略配置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