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呈现盘手的投资理念、交易方法、交易策略、风险控制、业绩表现。
要想在期权市场里长期稳定的盈利,唯一的办法就是对冲,而对冲唯一的门槛要求你策略厉害,而恰恰这是我追求的,我追求的就是高门槛,就是技术竞争力。
做期货的时候,大家不要太心急,期货市场上机会是有的,风险也同样很大,不要拿自己的全部赌一次机会。
走向海外的原因,一是境外市场投资工具更丰富,可以实现多元化策略;一是高净值客户海外配置需求增强,却缺乏相应的资产管理服务。
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我认准的东西不会轻易的放弃,我相信市场能让我亏多少,就能让我赚多少。
我觉得期货市场就是战场,我们这种个人操盘手只是战场上的游击队,机构是市场上的主力军,作为游击队我只帮胜利的一方!
我的理念很简单,就是跟着市场走,市场信号怎么样我就怎么样,市场让我买我就买,让我卖我就卖,就跟一个嫁给市场的小媳妇儿似得,特别温柔特别听话。
最近半年国内的核心逻辑是中国整个宏观系统的稳定性在提升,核心原因是企业部门的改善。未来风险在于地产的下跌,下跌的方式以及节奏、幅度决定了对企业部门的冲击力度。
市场并不会因为你是机构或是团队,就判定你能成功的。不管是个人还是机构,只要有漏洞,被名利所绑架,一定不会走得太远的。
我们更多是从风险的角度来考虑每一个交易,而不是说从收益的角度考虑每个交易,这是我们很大一个特点。
我们希望哪怕找到的不是最好的,但是最中庸的,每套交易都是可以让人感觉最舒服的。以前看过很多高手的总结,多少仓位最合适?最放心的时候就是最合适的,但是不能说每波行情都能做到最完美。
们这个适应性更多的是遵从市场,尊重市场,我们不认为市场是无效的,我们认为市场是有效的,市场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有道理的,所以我们要跟随它的步伐去做我们的适应性。
量化最核心的还是研究团队的实力,公司在研究力量上面的投入,团队能不能有持续的研发能力,而不是光吃老本,尽量地减少人为的干预。
原来我经常从主观去干预模型,后来我给自己总结的就是,“不要用你半秒钟拍脑门子的决定,去否定过去5年的工作成果”。
我们要把交易当做乐趣,钱是交易的副产品,打枪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准,把交易该做的做好钱自然就来了,不要一心光想钱。
郑海燕 ,21点投资基金董事长, 金融从业十年,曾服务于券商行业八年。对金融市场有着专业深刻的认知。喜好宏观面研究,擅长投顾筛选、资产配置和资源整合。热爱生活、追寻梦想的80后!
徐书楠,因诺资产合伙人。从事证券及期货业务5年,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本科,麻省理工学院(MIT)交通科学硕士。曾在香港对冲基金International Marketmakers Combinations (IMC)和北京中信建投证券担任套利交易基金...
市场的任何量化特征都会改变,唯独博弈本质不会改变。不能从博弈的视角来审视量化研究,就是在玩数字游戏。
风险控制永远是第一要素,市场永远是对的,不对就撤退,只有这样才能控制自己的风险。如果价格往自己头寸的反方向运动,说明自己很有可能是判断出问题了。当然也可能是切入点的选择上有问题,但是这个时候我觉得先撤...
令狐伟,北京斯摩资本工作室,2014年成立,涉及内、外盘,交易风格多样,风险分散,专业、稳健。
我们每年坚持20%、30%的收益,保持复利增长的话放10年、20年,我们一定不会是落后者,可能不一定是行业的领军者,但绝对不是落后者。